市政設施綜合監管平臺
面向市政設施主管部門,依托移動物聯網、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,整合各方市政設施信息資源,實現對城市道路、橋涵、排水、防洪、照明、供能等各類市政公用設施的實時監測、智能告警、養護審批、監管巡察、運管考核,有效加強主管部門對市政設施運營狀態的跟蹤監測能力,加大對市政設施運管、權屬、特許經營單位養護工作質量的監管力度,促進設施數字化、養護專業化、管理現代化、運行高效化、服務優質化。
u 平臺架構
u 管理模式
市政設施綜合監管平臺的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:
(1)橫向全面覆蓋城市道路及其設施、城市橋涵及其設施、城市排水設施、城市防洪設施、城市道路照明設施、城市建設公用設施,實現地上地下各類市政設施的綜合監管。
? 城市道路及其設施管理
用于管理城市機動車道、非機動車道、人行道、公共停車場、廣場、管線走廊和安全通道、路肩、護欄、街路標牌、道路建設及道路綠化控制的用地及道路的其它附屬設施。
? 城市橋涵及其設施管理
用于管理城市橋梁、隧道、涵洞、立交橋、過街人行橋、地下通道及其它附屬設施。
? 城市排水設施管理
用于管理城市雨水管道、污水管道、雨水污水合流管道、排水河道及溝渠、泵站、污水處理廠及其它附屬設施。
? 城市防洪設施管理
用于管理城市防洪堤岸、河壩、防洪墻、排澇泵站、排洪道及其它附屬設施。
?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
用于管理城市道路、橋梁、地下通道、廣場、公共綠地、景點等處的照明設施。
? 城市建設公用設施管理
用于管理城市供水、供氣(煤氣、天然氣、石油液化氣)、集中供熱的管網、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電線路及其它附屬設施。
(2)縱向統一承載運營管理、養護管理、考核評價等多種運維管理業務,實現日常運營狀態和養護工作實施質量的綜合監管。
? 運營管理
用于市政設施的常態化跟蹤監管,利用視頻監控和物聯感知監測數據,實時在線監控各種市政設施的運營狀態,并通過模型算法分析判定,智能發布故障預警。
? 養護管理
用于道路挖占、管網維修等非常態化養護工程管理,能夠實現對市政設施養護工作調查檢測、計劃審批、實施監督、檢查驗收全流程的跟蹤監管。 ? 考核評價
在案卷評查、現場巡察、公眾舉報有機結合,全面了解實際運管情況的基礎上,通過專家評審,對各市政設施運管、權屬、特許經營單位的管養工作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評價。
|
![]() |
u 平臺特色
? 動態感知
通過接入傳感器、GPS終端、監控設備等物聯監控數據,對市政設施進行實時監測,動態跟蹤市政設施運營狀態,借助豐富的專題地圖、統計圖、報表形式可視化展示,實現故障隱患的早發現、早處理。
? 協同共享
通過與主管部門、運管單位相關系統無縫對接,實現各種市政設施相關數據的匯集共享、已有成果的充分利用,以及多部門、多類型市政設施運管業務的流程整合、協同管理,加強各方的協調配合力度,提高日常監管業務的處理速度和突發故障響應能力。
? 精準監管
通過市政設施分類精細化、市政設施管理區域網格化,實現對各市政設施的精準監管,在發揮綜合監管平臺集約利用信息資源、一體化統籌監管優勢的同時,充分滿足不同類型市政設施差多樣化的管理業務需求。
? 落實責任
通過構建運營管理、養護管理、考核評價相結合的監管體系,實現運管質量的持續跟蹤和責任追究,促使相關方切實做好市政設施運維保障工作,促進“發現問題—解決問題—確認解決—跟蹤檢驗”問題處理閉環的形成,確保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都真正得到解決,保障公共服務質量。